用户登录
用户名:

还没有账号吗?点击点击注册一个吧!

密 码:

忘记密码

科普宣传 > 正文
关注我们
家庭教育:到底是什么扼杀了孩子的好奇心和创造力?
2018-10-09 11:17:38    来源:    发布者:
  好奇是孩子最重要的天性。孩子犹如一张白纸,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天生的好奇。在孩子学会说话之前,TA就开始用视觉、触觉和味觉来探索这个未知世界的,他们会东看看、西摸摸,拿起来就会往嘴里塞;一旦学会说话,就会不断地缠着爸爸妈妈问“这是什么”“那是什么”,总有问不完的问题;等稍微再大一点,他们的问题就会升级城“为什么”,千奇百怪的问题常常会把大人问的瞠目结舌、哑口无言。
 

 
  孩子的好奇心,是他们求知的动力,也是创造力的源泉。有一个老生常谈的著名故事,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小时候看到苹果熟了就掉下来很好奇。他就想,地球上的东西失去了支持后为什么都掉到地上来,而不会向天上飞呢?后来,这个问题就促使他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。
 
  好奇心的重要性,已经无需赘述。老杜想问的是,人人天生都有好奇心和创造力,可为什么多数人后来又没有了?换句话说,是谁扼杀了孩子的好奇心和创造力?
 

  父母错误的家庭教育方式

 
  研究表明,0-3岁是孩子好奇心最强的阶段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,如果家长缺乏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,对孩子的好奇心是莫大伤害。常见得错误有以下几点:
 
  一是面对孩子追问不耐烦。常常刚开始,父母还能耐心地回答孩子的问题,问着问着,特别是遇到不好回答或者不太熟悉的问题,就会变得不耐烦了,“这些问题小孩子不用知道!”“你问这些干嘛?”“长大了你就明白了”。一次两次的避而不答,在家长看来或许是个例问题,但是父母的情绪和态度会传递给孩子。他们会觉得提问这种行为方式不被家长所喜欢,以后再有疑惑就会埋在心里,而不是去积极寻求答案。
 
  二是面对问题喜欢给出标准答案。不少家长喜欢在孩子提问时给出看似正确的标准答案,让提问—探索—讨论,这一求知的过程,变成了知识传授。有时候我们要学着做一个“不知道”家长,引导和鼓励孩子去自己观察、求索,家长可以跟孩子一起讨论,但是不要每次都给出标准答案,即使你知识很渊博。很多时候求知和探索的过程,要比答案更重要;不要用成人思维约束孩子,要鼓励孩子天马行空的想法。
 
  三是对孩子破坏性行为不够宽容。孩子的好奇心常常会具有破坏性,好多时候家长会简单地把他们归为“淘气”,加以批评、训斥、制止。比如,上午刚给孩子买的电动小汽车,下午就让他给拆开弄坏了;为了看看是什么让时钟走个不停,把小闹钟拆的面目全非,等等。所有这些,不要简单的说幼儿越来越淘气了。其实,孩子的好奇心往往萌发在不太招人喜爱的恶作剧中。俗话说“疯丫头出巧的,淘小子出好的”,大人应善于发现他们的“错误”中的创造成分。
 
  四是担心危险和卫生等,不愿意带孩子体验新事物。有些家长,一带孩子到户外或陌生地方的时候,就会特别紧张,怕孩子磕碰、怕孩子弄脏了衣服、怕被虫虫咬了,总会说“泥巴这么脏,玩那个做什么”“看你玩水把裤子都弄湿了”,等等。其实,好奇心在面对未知环境和事物的时候,才会更强烈。再说小孩子正是调皮年龄,只要不玩特别出格的花样,只要是安全的,就应放手让他们玩耍、探索。
 

  以记忆为导向的传统教育理念

 

 
  钱学森先生曾经提出一个问题,“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?”这就是著名的“钱学森之问”。问题的实质,就是为什么我们培养出的人才缺乏创造力。国务院参事、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,曾用三句话来试图解答“钱学森之问”:大学教育的价值不在于记住很多事实;我没有特殊的天赋,我只是极度的好奇;科学殿堂的根基是靠另一种人而存在。
 
  老杜觉得,钱教授深刻地指出了中国教育的问题所在,当下教育的导向不是让人去探索问题、解决问题,而是让人记住知识、技能,从而取得好成绩。这种特征,从高考一直传递到学前教育,从校内教育一直传导到校外教育和家庭教育。
 
  许多家长信奉“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”,从学前教育开始就抢跑,提前学习数学、外语,提前识字、学拼音;到了小学阶段,给孩子报各种以提前进行知识学习为目的的课外辅导班,背诵各种文章、诗词。所有学习的重点,都是记忆,而不是基于好奇的求知。虽说家长的行为离不开大的环境和时代,可是又有多少家长能意识到问题所在?
关注我们

官方微信公众平台

活动推荐

扫描关注订阅号